• 首页
  • 组织机构
    • 热科院概况
    • 院领导集体
    • 机构设置
    • 发展规划
  • 科技创新
    • 通知公告
    • 政策法规
    • 科技热点
    • 科研基地
  • 成果转化
    • 转化动态
    • 转化平台
    • 合作企业
    • 技术成果
    • 良种良苗
    • 科技产品
  • 人才队伍
    • 人才动态
    • 人才招聘
    • 人才政策
    • 创新团队
    • 专家风采
    • 专家库
  • 国际合作
    • 国际合作与交流
    • 合作平台与伙伴
    • 对外合作政策
  • 服务三农
    • 热区"三农"
    • 院地合作基地
  • 党建文化
    • 党建工作
    • 反腐倡廉
    • 统战工作
    • 群工工作
    • 文化建设
    • 学习交流
  • 教育培训
    • 研究生教育
    • 培训中心
当前位置:首页 » 热区热点 » 详细
赤眼蜂防治甘蔗螟虫效果好
作者:未名 来源:食品伙伴网 日期:2021-01-06

  甘蔗螟虫是甘蔗生产的主要害虫。据统计,广西因甘蔗螟虫危害每年造成甘蔗减产10%-20%,严重时超过30%。防治甘蔗螟虫的传统手段是喷施化学农药,长年累月使用不仅增强了害虫的抗药性,而且还杀伤了自然天敌,恶化了蔗田生态环境。近年来,广西壮族自治区积极推广赤眼蜂防治甘蔗螟虫技术,有效降低化学农药使用量,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。


  2018年以来,全区累计推广应用赤眼蜂防治甘蔗螟虫示范面积29万亩,占广西糖料蔗种植面积的2.57%,取得显著成效。经综合评估测定,示范区甘平均蔗螟害株率26.5%,比化学防治降低31.06个百分点;平均螟害节率2.31%,降低6.39个百分点;平均断尾(断茎)率2.21%,降低2.88个百分点。示范区糖料蔗平均单产5.91吨/亩,提高0.92吨/亩;平均理论蔗糖分16.41%,提高0.96个百分点。常规化学防治区域农药使用量0.5公斤/亩,示范区基本不使用化学农药,对照明显。蔗农防控投入每亩60元,亩均增收456元,投入产出比达1:7.6。


  • Copyright ©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监制
  • 地址:海南省海口市城西学院路4号
  • 邮编:571101
  •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0325号
  • 琼ICP备11000394号
English | 旧版
  • 首页
  • 组织机构
    • 热科院概况
    • 院领导集体
    • 机构设置
    • 发展规划
  • 科技创新
    • 通知公告
    • 政策法规
    • 科技热点
    • 科研基地
  • 成果转化
    • 转化动态
    • 转化平台
    • 合作企业
    • 技术成果
    • 良种良苗
    • 科技产品
  • 人才队伍
    • 人才动态
    • 人才招聘
    • 人才政策
    • 创新团队
    • 专家风采
    • 专家库
  • 国际合作
    • 国际合作与交流
    • 合作平台与伙伴
    • 对外合作政策
  • 服务三农
    • 热区"三农"
    • 院地合作基地
  • 党建文化
    • 党建工作
    • 反腐倡廉
    • 统战工作
    • 群工工作
    • 文化建设
    • 学习交流
  • 教育培训
    • 研究生教育
    • 培训中心

重要新闻

  • 中国科协党组书记怀进鹏到中国热科院调研并座谈
  • 《农民日报》专版:创建世界一流的热带农业科技创新中心 ——“十三五”时期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创新发展答卷
  • 中国热科院生物所在香蕉等秸秆资源化利用方面取得重要进展
  • 海口热带农业科技博览园 为海南再添特色旅游名片
  • 中国热科院获批首个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
  • 中国热科院在首届中国国际热带博览会上斩获多项大奖

热区热点

  • 首届中国国际热带博览会在广东佛山举办

  • 澄迈扎实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 桥头地瓜等入选中国农业品牌名录

专题推荐

当前位置:>首页>热区热点

赤眼蜂防治甘蔗螟虫效果好

  作者: 未名   来源: 食品伙伴网  日期: 2021-01-06   点击: [ 小  中  大   打印  ] 我要分享

  甘蔗螟虫是甘蔗生产的主要害虫。据统计,广西因甘蔗螟虫危害每年造成甘蔗减产10%-20%,严重时超过30%。防治甘蔗螟虫的传统手段是喷施化学农药,长年累月使用不仅增强了害虫的抗药性,而且还杀伤了自然天敌,恶化了蔗田生态环境。近年来,广西壮族自治区积极推广赤眼蜂防治甘蔗螟虫技术,有效降低化学农药使用量,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。


  2018年以来,全区累计推广应用赤眼蜂防治甘蔗螟虫示范面积29万亩,占广西糖料蔗种植面积的2.57%,取得显著成效。经综合评估测定,示范区甘平均蔗螟害株率26.5%,比化学防治降低31.06个百分点;平均螟害节率2.31%,降低6.39个百分点;平均断尾(断茎)率2.21%,降低2.88个百分点。示范区糖料蔗平均单产5.91吨/亩,提高0.92吨/亩;平均理论蔗糖分16.41%,提高0.96个百分点。常规化学防治区域农药使用量0.5公斤/亩,示范区基本不使用化学农药,对照明显。蔗农防控投入每亩60元,亩均增收456元,投入产出比达1:7.6。


  

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

Copyright ©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监制

地址:海南省海口市城西学院路4号 邮编:571101

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0325号 琼ICP备11000394号